在機械制造工業中,機械零件加工后的清洗,為節約能源和安全,現在多數工廠已采用水劑清洗劑代替原來的油類清洗。為了節約清洗劑和降低生產成本,清洗液一般是經過濾后循環使用的。這就要求清洗池或清洗槽中設有過濾清洗液的設備或裝置。現在常用的過濾方式各有利弊。其中突出的是對小顆粒的鐵屑(約5微米)的過濾分離。在實際生產中,恰恰是這些小顆粒的鐵屑,造成清洗液輸送泵的磨損并會粘附于被清洗零件上,影響零件清潔度的提高,污染清洗液,使清洗液更換周期縮短,生產成本提高。
為此,在清洗液的過濾系統中,如何恰當地利用磁性材料來單獨分離污液中的鐵屑,是生產實際需要。
目前機械零件清洗選用的清洗液,一般均為 pH 值在8-l2之間的堿性溶液。有些工廠還采用5O-8O℃的熱清洗。由于清洗液導電,不宜采用電磁線圈,電磁鐵,但也不宜全部用硬磁材料,因硬磁材料磁滯大,對去除鐵屑會帶來很大的困難。所以建立的磁柵,要既能有效地吸附鐵屑,又能較方便地去除磁柵中已被吸附住的鐵屑。要求磁柵的磁性要強些,以便多吸附些鐵屑,就是所建立的磁場有較高的能量積。
用于過濾系統的磁柵是由磁環、導磁片、集磁座、導磁芯軸、隔磁罩、脫磁銅鉤等零件組裝在由不銹鋼皮制成的框架中構成。如果清洗池允許,可由多個磁柵通過底面支撐板組裝成一個組合的磁場。在組裝時,必須將磁環上同性質的極裝在一個方向上,(如N極向上) 則另一個極(如S極)均裝在下方。磁環上面有與脫磁銅鉤連接在一起的隔磁罩,它是根據磁屏蔽原理用非磁不銹鋼或銅皮所制成,使磁環產生的磁力線基本上密集于集磁座的下方。當帶有鐵屑顆粒的清洗液流經磁柵時,鐵屑就會被磁柵或底面的支承板吸引住。一般過濾裝置,顆粒體積越小,就越難被過濾住。而現在因鐵屑顆粒越小,自重就越輕,就越較易被磁性所吸引。因此,對于一般過濾設備的過濾精度只能達到10微米或5微米的情況是一個突破。安裝該磁柵的時候,要注意不接觸其他鐵質的機件和設備,其他鐵質機件要盡可能離開被清洗的零件遠一些,以免受到磁性的影響。當需要清理清洗池,或在更換清洗液的時候,可將整個組合磁柵吊出清洗池的外面,分別拉起上方脫磁用的銅鉤,再轉個方向,磁環和隔磁罩、導磁片一起脫離開集磁座及導磁芯軸(即斷磁),原先吸附在集磁座、導磁芯軸、底板上的鐵屑因失去磁性而自行脫落??稍儆脡嚎s空氣或清水將整個裝置上剩余的鐵屑及污物沖洗干凈。使用時,再分別將銅鉤轉向后放下復位,使磁環落入集磁座中(即通磁),這個組合磁柵,又可再次放入清洗池中去繼續使用。
組合磁柵使用日久,必然因污垢及矯頑力等的關系,使磁性減弱,剩磁增大,斷磁后去鐵屑的能力減弱。為此,將整個磁柵的導磁零件均做成可拆卸式。當發現剩磁增大而去屑困難時,可較為方便地取下整個導磁組合件及底板,在工廠一般的退磁線圈中退磁后可繼續使用,作為磁源的磁環,使用日久磁性也可能減弱,也可取下來充磁后繼續使用。
在機械工業的清洗設備的過濾系統中,為專門對付鐵屑的過濾而裝置了磁柵以后,過濾設備的網目目數過密要被堵塞的缺陷可得到解決,清洗效率及被清冼零件的清潔度均能得到明顯的提高。